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

⚠ 語言發展遲緩 警戒時程‼要怎麼幫助小孩呢❓



「我們家小孩都聽得懂,說什麼也都知道,但就是不願意開口說話,這樣有語言遲緩嗎?」在診間很常被問到這個問題,常常家長都很焦慮😨很希望從醫生那邊聽到這是正常的答案,但又很怕錯失了語言治療的黃金時間⏳

今天就把各年齡層的警示時程整理給大家,警示時間的設立原則是:『 90%的小朋友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』所以家長可以留意幾項重要指標,一旦懷疑有遲緩的可能,還是要到醫療院所或 #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進行專業綜合評估喔🧐


🗣️ 語言發展盛行率❓男女比❓


台灣0-6歲語言發展遲緩的小孩比例約4-7%,依地區城市有所不同,偏遠地區發展遲緩人數比例較都會區高。

男女比例約為 7:3,可能因自閉及智能障礙等疾病的發生率 #男性較高,可能也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影響,覺得女童文靜是正常的,降低發現女童發展遲緩的敏感度。


🗣️ 語言發展重要警示時程🆘


📍 6-9個月:發出咿呀聲 (寶寶都超安靜這絕對不正常🤣)

📍 一歲:注意是否有:叫名字完全沒反應、持續出現不尋常重複動作、無法被逗笑

📍 一歲3個月:肢體語言表達意思 (點頭、搖頭、指物品)

📍 一歲半:#有意義叫爸爸媽媽、組合音種類多於三種、聽懂口頭指令 (拿東西、媽媽抱)

📍 2歲:10個穩定語詞 (奶奶、車車...)

📍 2歲半:詞語數量50個以上 (鞋子、嘴嘴...)、正確指出身體至少6個部位

📍 3歲:有問有答,使用2-3個單詞組短句,內容切題 (要喝奶奶、出去玩...)


🗣️ 語言遲緩的小孩何時追趕的上❓


研究顯示,60%表達語言遲緩的小孩,2-3歲會追上,假如有給予更多語言刺激,追上比例應該會更高,所以也不要過度焦慮😭


🗣️ 語言遲緩風險因子?


📍 低體重 (<2500gm)、早產兒 (<37週)

📍 先天性異常

📍 產前、產程或產後問題

📍 家族遺傳 (視聽障礙、智能不足、精神疾病、雙親語言發展慢)

📍 貧窮、低教育環境


🗣️ 語言遲緩成因?


📍 #大多數成因不明,目前能被發現遲緩成因的小孩僅約20-25%


🎯 聽力障礙: 寶寶 #新生兒聽力篩檢是正常的,長大聽力一定沒問題嗎⁉

目前聽力篩檢使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 (AABR)其實準確率很高,但是可能還是有很低的機會偽陰性,漏網之魚。另外聽力也是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,後續出現損傷:晚發性聽損、藥物、耳部疾病...。因此發現語言遲緩還是要再做一次完整的聽力檢查💥

🎯 自閉症:孩童在了解他人口語、肢體語言(手勢、表情)等大多有困難,甚至30%~50%的自閉症兒童沒有溝通語言,即使有語言的孩童,也常出現像鸚鵡的仿說,並非真正語言互動。

🎯 過動:由於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調解與感覺統合失調,常常會以行動代替語言,而出現語言遲緩。

🎯 腦神經疾病: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、重大疾患、染色體異常、腦傷(腦性麻痺)…等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不良,造成認知學習落後、聽理解與語言遲緩、動作與感覺統合失調等問題。

🎯 刺激不足:隔代教養或父母忙碌,有可能和幼童缺少語言互動,讓孩子在「學語前期」時聽覺刺激過少、聽語詞指令的理解度差。

📍 單純語言表達發展較慢,且再度確認聽力檢查沒有問題,#通常是環境刺激不足,早期語言治療通常可以迎頭趕上👍


🗣️ 平常要怎麼增加小孩的語言刺激❓


兒童語言發展的黃金期為0至6歲,能早期發現問題並讓孩子接受療育,通常能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。語言治療師會視孩子的年齡,評估後擬定合適的個別化語言治療,同時衛教父母親該如何在家庭與學校,協助孩子的語言發展,而且最重要的語言刺激環境還是來自於家庭👨‍👩‍👧‍👦

📍 提供語言示範

📍 回應或 #擴增小孩說的話

小孩說:「奶奶」,家長補充:「寶貝肚子餓要喝奶奶了嗎」

📍 #提示 小孩要說的物品的特色,#耐心等待 小孩自己開口

「寶貝想要紅色的、有四個輪子的什麼呢?」

📍 用肢體動作增加語言理解

📍 和小孩一起讀故事書

📍 利用喜歡的玩具

📍 日常生活中多元刺激

去公園、大賣場...也可以邊玩邊學習

📍 適時給予鼓勵

📍 盡量讓小孩完成能力所及事務


📣 結論


每個孩子語言發展速度有所不同,但別用大雞晚啼作為原因而錯失良機,家長仍應留意幾項重要指標!0~6歲期間是兒童腦部細胞快速發展的時期,各方面可塑性較大,應落實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幫助孩子理解表達得更好,將來溝通無礙💗


喜歡文章的話,歡迎點下圖連結,到粉絲專頁幫我按個讚吧!








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

頭部外傷『七題快問快答』


頭部外傷不管是看診還是媽媽群組都是詢問度很高的問題,尤其寶寶四個月後會翻身,彷彿移動範圍擴大10倍,很容易從床上、沙發滾到地上撞到頭,我們家Bomi第一次從床上摔下,老婆、長輩也是一陣崩潰

一歲會走路後,更是像進擊的巨人奇形種一樣,不顧一切的瘋狂行走,但因為還沒有走很穩,常常撞到滿頭包😨
其他相關問題:如把小孩搖抱安全嗎❓怎樣會嚴重到產生搖晃嬰兒症候群❓頭撞到有傷口和瘀青要怎麼辦❓
今天就幫大家一次解答✨

⏳ Q1:嬰兒撞到頭居然有自保機制?

嬰兒前囟門約在1~1.5歲閉合,受傷後較能釋放腦壓,加上有腦脊髓液的保護,所以大部分不會產生神經系統的嚴重傷害

⏳ Q2:以下情形緊急送醫!密切觀察『3-7』天!🆘

⚠ 精神不好 (不容易叫醒、無法安撫)
⚠ 食慾下降 (持續性嘔吐、禁食仍嘔吐)
⚠ 活動力下降 (肢體無力、說話不清)
⚠ 劇烈頭痛 (前囟門膨脹)
⚠ 不自主手腳或臉部抽筋
⚠ 鼻、耳有出血或液體流出



⏳ Q3:撞傷可做那些照護處理?

✅ 小傷口流血,加壓止血,塗抹抗生素藥膏
✅ 沒有傷口的瘀青,可擦除瘀藥膏
✅ 立即冰敷消腫,勿推揉腫塊,間歇式敷20分鐘
✅ 觀察3-6小時沒嘔吐後再進食
✅ 前3天夜間睡眠,需起來至少兩次觀察小孩呼吸、四肢活動🔔



⏳ Q4:長輩關愛的搖抱會腦出血嗎?

⚠ 暴力、惡意的搖晃頭部才會導致腦出血
✅ 正常嬰幼兒搖抱、置於兒童搖籃中、背帶背著出去慢跑等行為,一般並不會造成傷害

⏳ Q5:150公分以下跌落比較安全?

✅150公分以下的高度跌落,造成顱內受傷機會極低
⚠ 因此假如健康寶寶有腦出血,照顧者說是從床上跌落,就不可信



⏳ Q6:搖晃嬰兒症候群是什麼?

▶ 受虐性腦傷,一般發生於一歲以下 嬰兒。
⚠ 劇烈搖晃嬰兒頭部,或頭部直接衝擊堅硬的平面,使頭部驟然減速,對腦組織以及硬腦膜下橋接靜脈產生剪力傷害導致腦出血
☢ 輕微:嗜睡、躁動、嘔吐
☢ 嚴重:抽搐、昏迷、死亡💥

⏳ Q7:頭部外傷那些需注意是否有兒虐?

✅ 熊貓眼耳後瘀血 (小心顱底或顏面骨骨折)
✅ 雙側性顱骨骨折、視網膜出血、合併頸椎受傷
✅ 受傷機轉不合理


喜歡文章的話,歡迎點下圖連結,到粉絲專頁幫我按個讚吧!



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

『防塵蟎』可以 「預防」或「改善」 過敏性疾病 嗎⁉

台灣有過敏體質的人9成對塵蟎過敏,大家對塵蟎是重要過敏原這認知也不陌生,但除塵蟎到底對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,有沒有用呢?環境要做什麼處理才是有效呢?

今天就幫大家整理一下,覺得受用就請多多按讚分享喔💗

🔬 塵蟎超小,肉眼看不見

塵蟎大小約0.25-0.35 毫米(mm),四對腳腳的尾端有吸盤,所以可以穩穩地黏著在纖維上,讓你甩都甩不掉。

塵蟎雖會造成過敏性疾病,但它不會咬人喔🤣 (很多家長以為會咬人)

它是以人類和動物皮屑當食物來源。糞便含有免疫刺激的蛋白是主要過敏原,吸入後會造成氣管敏感及收縮,皮膚接觸塵蟎也會造成刺激過敏,分泌的蛋白酶甚至會破壞皮膚保護層。


🚫 防蟎無法『預防』過敏性疾病

一般邏輯覺得既然塵蟎會誘發過敏反應,過敏性疾病的病人絕大部分有塵蟎過敏,所以想說從小在家杜絕塵蟎,就可以徹底遠離過敏性疾病了!

但事情沒那麼簡單啊,過敏會不會發生基因遺傳 因素是很首要的因素,另外就算家中被清到完美程度,但家外的環境 (如車中、學校、工作場合)還是存在許多過敏原,而且還有其他因素也是會誘發過敏疾病,食品添加物、黴菌、空氣汙染...等,天羅地網防不勝防😱

💥所以研究發現:單純做好自家防蟎是無法有效『預防』過敏性疾病的‼

📣 防塵蟎可以 『改善』過敏性疾病嗎?

那我們是不是萬念俱灰,乾脆不用清潔環境,防塵蟎了?當然不用那麼絕望,研究顯示:
✅ 多重防蟎步驟:有效減少氣喘發作及嚴重度,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👍
❓ 針對異位性皮膚炎(縮寫AD),研究論文正反論述的都有,不過目前結論傾向多重防蟎可以減輕AD皮膚炎的症狀

💉 塵蟎減敏治療 (皮下或舌下)有效嗎?

✅ 塵蟎IgE高的氣喘、過敏性鼻炎病人有效,但屬後線治療,使用藥物治療和環境控制後都無效後,才考慮這需要3-5年漫長又辛苦的減敏治療
❓ 異位性皮膚炎使用減敏治療的證據還不充分,部分研究顯示可減低AD嚴重度及類固醇使用,但由於生物製劑 (杜避炎Dupilumab)、標靶藥物 (JAK抑制劑)...等有效藥物出現,讓治療AD有更多更好的選擇👍

🕸 防塵蟎絕招, 哪些有效呢?

💖 防蟎床套、寢具

防蟎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方式,尤其小孩子在床上待的時間很長,過敏原暴露時間比大人更長,風險更高😨
防蟎套是由緊密的紡織法,把布料孔洞縮到0.001公分以下,讓塵蟎身體、蟲卵與排泄物都無法通過,因此有效隔絕。
另外羽絨被蠶絲被,因為透氣性極佳,塵蟎較難以生存生長,因此塵螨含量遠低於化纖或棉製材質寢具,不過仍需定期清洗喔❗

✅ 控制環境濕度 (45-50%)

塵蟎需要濕度才能生長和繁殖,但注意低溼度也可以長久生存,所以控制濕度算是輔助的方式,另外環境濕度太低,也會造成小孩呼吸道及皮膚乾澀不舒服,所以建議控制在45-50%

✅ 清洗寢具 (1-2週一次/ 55 °C以上)

每週用55 °C以上的熱水浸泡10分鐘以上,或使用烘乾機殺死塵蟎,注意最後記得清水洗滌,才能把死掉的塵蟎洗掉,不然因為它的腳有吸盤會緊緊地黏在寢具上喔,接觸還是會造成過敏❗

✅ 減少絨毛寢具、沙發坐墊、毛地毯、窗簾布

能丟先丟,不能丟就認真清洗❗厚布窗簾改百葉窗、布沙發改皮革沙發、或改木製家具、彈簧床改木板床、乳膠床墊 (但記得除濕,不然還是容易孳生)

🆗 HEPA 空氣清淨機、吸塵器

其實塵蟎微粒不大會在空中飄浮,15秒後通常會降落平面,所以空氣清淨機並非控制塵蟎的主角,主要是針對其他空氣汙染,如:PM2.5、細菌及病毒、花粉、寵物毛屑、甲醛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…等✨
但打掃房間的時候,會讓過敏原飄散空中,這時候請記得使用空氣清淨機20分鐘後再進入房間❗
吸塵器的部分,其實加拍打功能也只能清除床墊淺層,至於床鋪深層、棉被胎、枕頭心都無法清除到,塵蟎很快就又爬上淺層,春風吹又生啊😤

🆗 殺蟎劑?

可以殺死塵蟎活體,但依舊會遺留塵蟎的屍體、卵、排泄物,而這些也都是過敏原,因此使用後,還是要水洗寢具,另外長期與化學藥物皮膚接觸對異膚的患者也不好,所以沒有很建議🤔

🌞 結論

防塵蟎雖然無法預防過敏性疾病,但對於 #病情的控制還是會有所幫助的,而且研究顯示單一使用上述防蟎方式都是不夠的,都是需要 #合併所有方式,尤其是第一點:使用防蟎寢具是最有效果的方式🌟
也因為過敏疾病無法經由防塵蟎有效預防,所以爸媽們假如很認真做到上面這些步驟,小孩還是得到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...等等,請不要自責或自暴自棄喔🤠


喜歡文章的話,歡迎點下圖連結,到粉絲專頁幫我按個讚吧!




參考資料

📌 House dust mite avoidance measures for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.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. 2010 Jul 7;2010(7):CD001563.
📌 Home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s For House Dust Mite.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. 2018 ; 6(1): 1–7.
📌 Update on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 Avoidance Measures for Asthma. Curr Allergy Asthma Rep. 2020; 20(9): 50.
📌 Dust mite avoidanc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opic dermatiti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Pediatr Allergy Immunol. 2015 Nov;26(7):646-54.
📌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in mite-sensitized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: a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study. J Allergy Clin Immunol
. 2007 Jul;120(1):164-70.
📌 Efficacy of allergen-specific immunotherapy for atopic dermatiti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J Allergy Clin Immunol
. 2013 Jul;132(1):110-7.
📌 Effect of mattress encasings on atopic dermatitis outcome measures in a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study: the Dutch mite avoidance study. J Allergy Clin Immunol. 2002 Sep;110(3):500-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