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

孩子的「挫折感其實是後天學習來的」



林昀儒 家庭教養觀念「讓孩子自由發展、從小讓他自己做決定」&「孩子的挫折感其實是後天學習 來的」

「昀儒是最不像選手的選手,我們就順著他個性走,能走到哪裡,我們就盡量支持他,不會改變他」
「比賽表現常超乎我預期,能力不一定比別人好,但賽中可以表現到實力的百分之八、九十」昀儒父親採訪說道

我覺得昀儒能成為這世代桌球閃耀新星,目前世界男單排名已高至第5 (2021年8月),除了努力、天分,家庭教育也是佔有很大的角色。

昀儒父親是宜蘭大學的教授,母親是壯圍國中校長,家庭教育氛圍充滿愛與自由父母不會限制孩子的目標,也不侷限孩子的發展,從小讓他自己做決定,最後昀儒決定往桌球奧運選手目標邁進,也從旁給予全力支持。

昀儒父親分享過一件有趣的事:「國小教練曾經讓昀儒贏的時候要大聲吶喊,來提振士氣」但因為不符合昀儒本身的性格,爸爸和教練進行溝通,希望照著昀儒最舒服的方式進行比賽就可以了,由此可知,他們給昀儒最大的發揮空間,不會有過多的干涉

美國認知療法之父Aaron Beck曾說過:「對子女督促過嚴的父母。也許可以逼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,卻也會使子女養成不安、依賴、膽怯、敢怒不敢言、不喜求和、不愛做勞心工作,以及不喜歡參加有創造性的活動等缺點。」

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(Diesterweg)也說:
「父母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,不是對孩子放手不管,而是根據孩子的意願順應孩子的天性,而對孩子加以合理引導,讓孩子自主的發展,讓孩子更加愉快、健康、自由的成長。」

「很多父母溺愛孩子,怕孩子受到任何傷害,因而剝奪了孩子的自由發展空間。事事替孩子包辦,使孩子不但失去了動手能力,而且缺乏獨立的精神,形成了懦弱的性格,這必將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發展。」

父母也要注意:「孩子的挫折感其實是後天學習來的」

當孩子做的不好時候,許多大人會在孩子一旁比較,這個比較的現象,就會讓孩子用這些負面想法去評價自己。所以當他們面對失敗或困難時,就會感到不開心產生挫折感。
孩子如果經常被限制或是指責,就會認為他沒有能力勝任任何事情,對什麼事情都不想也不敢嘗試,或是輕易放棄。

因此當孩子遇到失敗時,大人應該要將焦點放在孩子是否願意嘗試、努力上面,而不是一直將焦點放在結果上。讓孩子明白只要盡力就會有進步,孩子不會因為失敗而感覺到被比較,更不會因為失敗而感覺到大家不喜歡他們。

但其實在養育小孩子的過程,自由與管教的界線真的很難拿捏
希望小孩獨立自由探索,但也是很擔心小孩受傷,或行徑或來越誇張
適度壓力可以激發潛能,但過度壓力便會打擊自信心
教養難的地方就在每個家庭和小孩情況不同
從來沒有一個正確答案

但適性發展不侷限小孩的喜好,給予小孩充分自由,並適時讚美的話語鼓勵孩子讓小孩知道 挫折雖必然發生卻不可怕,也無損自我價值,慢慢建立成就感與自信心
辛苦的爸媽大家一起努力培養更多正向思考、獨立性強、責任心強的小孩吧!


圖片來自 拍謝少女
下載網址 https://giphy.com/gifs/Yu3WVlpkpMV2pb0ZnL

喜歡文章的話,歡迎點下圖連結,到粉絲專頁幫我按個讚吧!